Service 服务项目
伪“金牌月嫂”的背后是职业资质货币化
“全面二孩”时代到来,月嫂市场持续火爆,特别临近春节,家政服务需求增加,服务价格也水涨船高。相比于一般的月嫂,“金牌月嫂”的收入多在万元以上。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月嫂号称“金牌”,却无培训经历、无相关证件、无工作经验。“金牌”月嫂须持有的高级育婴师等证件发证混乱,花几百元就能买到,甚至一些家政公司还自制“金牌月嫂证”。
月嫂身价一路水涨船高,却无碍市场一派供需两旺的局面。在“金牌月嫂”大行其道的今天,消费者不得不豁出真金白银为之买单。可是倘若深究下去,我们终究会发现,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着重重乱象和层层泡沫。月嫂价值被重新定价、服务收费一路飙升的过程,夹带了太多的资质造假与故事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可以视作一场集体性的市场骗局。
据《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规定,提供金牌服务的母婴生活护理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考核合格,还需取得高级家政服务员、高级育婴师、中级营养配餐员资格证书,并具备48个月以上的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工作经历等具体条件。而在现实中,各种协会、企业,却推出了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月嫂证”,“月嫂”无须培训、不必考试,只要缴纳数百元,就可以获得所谓“金牌月嫂证”。
从整个市场看,月嫂行业的“买证”乱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在相关部门陆续取消了数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之后,伴随着职业评价的权力更多交由市场与社会,相关资质证书的虚化及货币化,就成了需要警惕的现象。须知,注水、造假的绝不止月嫂一行。
而从这一行业看,一名月嫂的能力与水平如何,应该有正式的官方证书和市场来评价,并遵循起码的标准、流程和底线才是。而今,花钱买证遍地“金牌”的荒唐景象,不仅给公众的消费决策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也在根本上透支了全行业的信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是,高级育婴师资格,实施部门已下放给有关行业协会。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某些行业协会并没有体现出必要的自觉自律自治,反倒与某些中介、培训机构一起,成为了卖证换钱的参与者之一。
以“买假证”和“讲故事”为支撑的所谓高端月嫂,注定行之不远。此前,消费者受制于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糊里糊涂就给许多伪金牌月嫂以超额薪酬,而随着其中内幕被慢慢揭开,那些欺世盗名者,终将现出原形。月嫂行业需要分层,需要差别化的定价,而只有真正实现信息的联通,实现标准化评价体系的普遍适用,才能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和定价公平。“金牌月嫂”的高薪酬并不是关键所在,关键在于月嫂是否有起码的诚实可信、价值相当。(然玉)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古籍阅读和收藏产生浓厚兴趣,古籍拍卖行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原来在艺术市场上比较小众的古籍,逐渐开始吸引收藏者的眼光,古籍拍卖屡创新高。【详细】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详细】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重大。对广大思政课教师而言,要用实际行动推动党和国家有关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部署落地生根。【详细】
本文由:意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