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与趋势”线上论坛举行

2024-09-17 04:24:5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详细剖析了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发展及政策动向。陆铭指出,随着制造业产能逐渐需要通过出口来消化,国内市场对制造业的需求相对有限,再加上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替代,制造业在未来的就业增长空间十分有限。而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业,将成为未来创造就业的主要领域,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转移,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他特别强调,服务业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但供给方面仍存在显著短缺。除了电影行业近期受市场表现影响,许多领域如餐饮、旅游、养老、教育等生活服务业都有供需失衡的问题。例如,疫情后的暑期旅游和餐饮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相应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资源尚不能充分满足民众的需求。为此,陆铭呼吁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提升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在公共服务、家政、教育等领域。对此,三中全会后发布的《关于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生活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政策举措,未来的城镇化改革也将着重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陆铭深入分析了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虽然在中小城市,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对放弃农村权益有所顾虑,但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城落户将不影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这为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未来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外来人口能够真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福利和权利。这一改革将为未来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媛媛就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她将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以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主,到2001年地方政府开始推行“两为主”政策后,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特大城市为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了随迁子女入学门槛,导致部分流动儿童不得不返回家乡接受教育。

  陈媛媛指出,尽管在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比例逐渐上升,但异地升学政策仍然存在较大门槛。尤其是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由于当地人口压力大和教育资源紧张,异地中考、高考的政策限制较多,导致随迁子女在升学阶段回流家乡现象普遍。她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分析了随迁子女进入高中和参加高考的难度较大,而一些中小城市的政策则相对宽松。

  陈媛媛还特别介绍了她的团队对上海流动儿童的长期跟踪调研结果。研究显示,尽管有一部分随迁子女能够留在上海接受高中教育,但大部分孩子在初中或小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很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回流,是因为对升学政策缺乏了解,或者认为在大城市升学机会渺茫。对此,陈媛媛建议,应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帮助随迁子女家庭更好地了解教育资源和政策机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放宽入学门槛的大背景下,家长们可以更加积极地为孩子争取在城市继续学习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吕利丹分享了她对大城市随迁儿童回流现象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市的随迁儿童群体的调研,吕利丹发现,尽管北京市的随迁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比例较高,但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回流现象明显增加。许多随迁儿童由于无法在城市继续接受教育,不得不返回家乡就读,甚至有些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就已经回流。

  吕利丹指出,这些回流的随迁儿童面临着复杂的困境。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巨大落差。许多孩子在大城市接受的教育质量较高,回到家乡后,他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应性较差,尤其是在英语等学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距。此外,回流儿童还面临着社会融入的困难,许多人感到自己与家乡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甚至有一些孩子在返回家乡后经历了情感上的孤立和心理上的压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何晓波从家政行业的视角,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和灵活就业背景下的行业发展问题。何晓波指出,家政行业作为服务消费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家政服务机构“小、散、弱”特点明显,且家政服务人员呈现“两多一高一低”特点。当前上海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中,97%系外省市来沪人员,女性占96%,41岁以上占比87%,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6%,这为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何晓波提出,尽管家政行业需求旺盛,特别是在老龄化和二孩政策的推动下,家政服务的需求愈加广泛,但行业“小、散、弱”的现状使得供需两端难以匹配。同时,尽管近年来政策推动家政行业转向“员工制”,希望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但由于企业面临微利或亏损经营状态,真正落实员工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企业担心员工制的推广会增加用工成本,尤其是在当前社保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难以负担额外的费用。

  “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城市酷想家”团队和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携手推出,聚焦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构建,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之路。网络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资助青年学者开展研究、邀请资深学者开展“流动的中国”系列论坛、携手国内著名学术团队开展学术研讨会,以期更好地启发思考,促进实践。(完)


本文由:意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