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

一切都为了孩子?哥大心理学博士揭开亲子关系的五个反常识真相

2024-06-05 15:15: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从孩子出生,我们就对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学习棒、收入高、每天快快乐乐、事业成功、受人尊敬。

  实话实话,谁不想呢?我们得到了的、没有得到的美好的人生,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拥有。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停不下来的操心,作业、考试、升学,如果孩子没考上好学校,我们都会自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

  其反常识,可能会带来不适,却可以捅破我们非理性的幻想,重新看待亲子关系和教育焦虑。

  《家庭的觉醒》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沙法丽•萨巴瑞,她拥有大量的家庭关系案例经验,将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融合起来,让我们看清亲子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更本质的东西。

  学业有成也好、功成名就也好,没有和谐的关系,一切的幸福都将化为泡影,正如: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关系。你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的幸福,接受“被捅破”的挑战吗?

  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里,田雨岚最常说的就是,“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妈妈做就好。”

  看起来一心为了子悠好,但是子悠明明热爱生物和自然,却不得不按照妈妈的安排整天埋头学习,成为学霸的他成了妈妈用来给自己增光的工具,他真正的感受从来没有被看到。

  子悠说的话,击痛了多少父母的心,“我的妈妈爱的不是我,是考一百分的我。”

  父母生养孩子并不是完全无私的,是带着功利色彩的自我投射。很多时候,父母是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挣大钱,让孩子去练钢琴,是为了满足自己曾经的梦想,哪怕孩子不喜欢。

  父母一旦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自然就会希望孩子都听自己的,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便轻易地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接受,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沙法丽•萨巴瑞提出了觉醒式教养方法: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与他们的真实身份匹配,而不是把他们与我们的幻想匹配。

  子女教养往往都是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子女身上时,最有成效。我们的前同事山抹微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要选一个少费妈的学校呢?因为我的人生也很贵啊!”编辑部的全体妈妈都感同身受。当我们承认自己的自私,我是妈妈,也是自己,我的时间也很宝贵,把自己从无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反而更能帮助孩子找到自我。

  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成绩差、不守规矩、抽烟喝酒、上课时候偷跑出去玩的孩子、那些考不上大学去上职高的孩子就是坏孩子。

  在昆明有一所丑小鸭中学,那里的孩子都是被别的学校不要的“坏学生”和“差学生”,厌学、成绩差、游戏成瘾、爱打架、喝酒……

  但神奇的是,当他们初中毕业离开丑小鸭的时候,都变成了不厌学 、不逆反 、爱生活的孩子。校长詹大年的一句话可以大概解释变化发生的根源:“没有坏学生,只有没有被好好对待的学生。”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按部就班地长大,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好孩子就是那些配合我们的生活的孩子,不惹是生非、听话、好学、能安着;我们爱“好孩子”,因为他们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坏孩子,是那些过分好动、容易分神、爱吵闹、不听话,往往让成人觉得不好把控的孩子。家长往往对这种有着强烈个性的孩子缺乏准备,当孩子不能适应学校和家长的标准,出现这些行为,就会被扣上坏孩子的标签。

  实际情况是,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并不意味着是坏孩子,只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需要更多表达。挑战界限、破坏规矩、制造混乱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被忽视,

  当社会用单一的好坏给孩子加上标签,会给还没有形成牢固自我认知的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好孩子容易迷失在“好标准”的光环里,为了符合社会的标签而掩盖了真实的自我,也许以后为了找到真实的自我要度过痛苦的蜕变;而坏孩子总是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引起他们更大的逆反。

  我们只有放下好与坏的二元标准,放下这些标签背后的恐惧,才能真正关注孩子的需求。就像詹大年校长所说的,不看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当我们关注孩子,“是否能自由表达自己?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并想办法去实现这些需求?是否敢于犯错,并且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我们才是在关注每一个真正的活生生的孩子,也就没有所谓的好坏孩子之分。

  《小舍得》里,田雨岚全方位无死角地盯着儿子子悠。子悠想吃水果,妈妈说糖分高会发胖,还影响智力,让他放下水果,去背单词;一家人吃饭,妈妈让他当众表演背诵圆周率……

  另一个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给女儿英子打造了一间“鱼缸式”房间,随时关注英子的生活;自制分数统计系统,为英子安排复习计划;不让英子吃她喜欢的食物,费心地给英子做燕窝和海参……

  最后子悠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英子被诊断为严重抑郁。她喊出的那句,“我就是想逃离你!”让宋倩痛到心底,也让无数观众泪崩。

  我们想不通,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疏远冷漠,甚至心理疾病?

  因为这是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控制孩子,孩子所有的一切都要听父母的,这种父母爱的是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不是孩子的需求。

  对孩子的爱只是成为良好父母的一个基本要素。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父母对待他们始终如一,面对情绪爆发能保持冷静。

  父母要问问自己,我爱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意思?是爱孩子本身,还是爱他成绩好听话?爱是一种能够全面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控制,而控制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

  还有一种爱,不是对孩子百般控制,而是全力取悦。育儿时没有明确的界限,无法对意昂2娱乐孩子说不,认为爱就是要当好人,永远不让孩子觉得有半分不舒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不舒服。这也不是爱。

  我的儿子9岁了。我自以为读过很多育儿书,懂得很多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比如孩子上网课的时候不停在聊天区聊天,往往立刻被打回原形,陷入大吼大叫的情绪中。

  我们都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大吼大叫,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因为了解某件事与把它融入生活是非常不同的。前者需要知识,后者需要智慧和时间。

  父母一方面需要方法和策略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成熟的情绪,才能有效而强有力地去执行这些方法。

  后来我学会了一种方法,每当这种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看到自己是因为担心孩子不好好听讲就会落后的想法,有意识训练自己面对这种情况,而不是做出应激的反应。

  我们不是自动自发就知道如何去做父母的。过去有个观念认为,育儿与个人品德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是个好人,会是一个好家长。两者并没有关系。

  做父母需要培养技能,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需要持续锻炼,训练你的反应模式从错误中脱离出来,形成新的正确记忆。

  接受养育中的遗忘和再学习,我们童年时候奏效的方法,不代表今天能起作用。每次面对孩子的时候,就面对当下这个孩子本身,才能准备好做一个让孩子发挥他们天性的家长。

  白老师说过一句话,“很多家长说我对孩子要求不高,快乐健康,工作稳定就行,但其实这些要求是最难的。”

  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过得快乐,以为快乐是对所有努力和奋斗的奖赏。这种对快乐的追求往往导致无尽的烦恼,带来更多痛苦,因为真实的生活不可能永远快乐。

  很多家长受不了孩子哭,一看孩子哭,就赶紧哄,“别哭了,我给你买糖吃。”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一个人发呆,就赶紧给他安排各种事。孩子跟小朋友发生矛盾,家长迫不及待地插入进来要帮孩子讨公道,不想让他受伤。

  如果我们不鼓励孩子尊重这些与平常快乐时光不同的负面时刻,那就是在剥夺他们完整真实的人生体验。

  长大后,他们可能无法接受平凡、真实、痛苦、不开心的生活。那将是很可悲的。让孩子学会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感受每一种生活的味道,才能养育一个有真实自我的孩子。

  让孩子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让他们全然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迎接挑战,活得自由,充满冒险精神,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拥有的品质吗?要培养这些品质,要让孩子去做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去感受生活赋予的所有体验,投入生活本来的样子,体验所有真实感受。

  又或者,你希望孩子受人仰慕,拥有某种或多种才华。这种期望的背后是什么呢?仅仅是你对孩子天赋的欣赏吗?还是你担心孩子融入不了社会,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极其平庸的,在世俗眼光中落后于大多数的人?

  因为恐惧,我们对孩子抱有强烈的期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种想法让我们极度焦虑。但孩子们却无所畏惧地活在当下,这种未来与现在的断层,给亲子关系和家庭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焦虑和冲突,蒙上了我们养育的双眼。

  当我们认识到真相,养育孩子,就是看到他本来的样子,让孩子投入到生活中,远比头脑发热的期望、充满了各种目的性的动机要来得长远而明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由:意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