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意义与战略思路

2024-05-25 03:36: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我们正迎来的“服务经济时代”,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富克斯1968年定义的“服务经济时代”有着不小的区别,服务业的许多传统认知也正在被颠覆。如今,基于知识密集或创新驱动的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服务业生产率更是显著提升。我们理解的“新兴服务业”,是基于现代理念、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现代服务业。例如,环境服务业、节能服务业、海洋服务业、邮轮旅游业、信息通讯服务业、文化创意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二是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上由于运用新资源、新技术或新方法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分享经济、地理服务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购物、连锁经营、折扣店等。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新兴服务业具有“四高一低”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高人力资本含量。新兴服务业的从业者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培训,拥有较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技能;二是高技术含量。大多新兴服务业是由高新技术催生或者高技术制造业衍变出来的服务产业或者新业态,技术含量较高,基本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三是高风险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服务模式或者商业模式推陈出新,极大地提高了新兴服务业生产率和降低了运营和服务成本,但高收益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四是高增值性。新兴服务业大多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诱导出新的需求,既是资本的主要追逐的投资对象,也是消费者热捧的消费需求对象,即社会边际收入的主要支出对象。在资本和消费者双重追逐下,必然有着较大的价值增值空间,比如:通信增值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娱乐产业、新媒体资讯、电子竞技、粉丝经济等新兴服务业莫不如此。五是低消耗。新兴服务业主要以“知识和创意”为中间投入,对物质和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少,是典型的低消耗、少污染的部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匹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服务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比如,服务品供给质量不高、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原因固然很多,但结构层次较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是重要因素。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改善服务供给质量。

  服务业的就业功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特殊作用。服务业就业系数明显大于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现在,无论是新增劳动力,还是吸收被制造业、农业剥离或转移出来的劳动存量,服务业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新兴服务业既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也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家庭服务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还有劳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动漫游戏、咨询设计等。显然,发展新兴服务业,既符合我国劳动力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也是解决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环节向以中国为代表的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将制造外包给中国,自己则只保留研发设计、品牌和质量管控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而美方保留的这些生产环节,恰好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中国虽然成为了全球的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但是在全球生产过程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单纯的制造环节也必须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专业服务,由此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上的区别,导致了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高于中国,并通过各种专业服务、知识产权出口等,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位置。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先进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必须要靠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聪明的脑袋”来支撑。在这方面,新兴服务业有着独到的作用。一方面,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强的产业渗透力和融合力,可以为制造业在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改进、营销渠道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新兴服务业可以帮助制造业集群突破原有产业界限、向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延伸、帮助企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促进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造业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帮助制造业实现链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国际代工”的格局,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不断攀升全球价值链。

  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然。如今,许多制造商都是在其传统制造业务上通过增加服务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新兴服务要素投入并将它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比如,IBM曾经是典型的制造企业,但现在75%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服务,特别是信息服务;海尔曾经是传统的家电企业,但如今也是在向制造服务化企业转型,并在同业竞争中以“服务”制胜。新兴服务业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等提供了支撑,是提高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如IT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则可提高制造业生产环节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和交易效率。供应链管理则使企业运用IT技术和新兴物流管理流程,以实现企业销售环节与社会流通行业的有效对接,降低流通过程中的物耗。

  一是深化服务业市场取向改革,努力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管制,除对少数垄断行业及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服务业行业或业态,其他的一概实施“非禁即入”的准入制度,取消对非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的限制,实现多元主体平等竞争。二是制定服务业标准,为各市场竞争主体提供一个基本“行为依据”。大多新兴服务业是“新生事物”,个性化、差异化都比较大,服务业也强调提供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兴服务业不需要一些基本标准。为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有必要加快重点新兴服务行业和领域标准制定,推进服务业标准贯彻实施,扩大服务业标准化覆盖范围,逐步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标准化的“话语权”。三是健全服务业定价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善于运用价格机制支持和促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当前,最紧迫的要尽快改变现行对服务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的价格歧视政策,实行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平等的价格政策,为新兴服务业发展争取一个平等的发展环境。四是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新兴服务业企业大中小并存,差异化很大。既要推动优势服务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培育若干有特点、有品牌、有控制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又要积极发展中小新兴服务业企业,让其充满活力和效率,成为市场主体最具有活力最有效率的一份子。

  随着计算机、机器人和传感器等信息技术在各服务行业的大量运用,服务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催生了许多新兴服务业行业或业态。我们要以培育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服务新业态为抓手,鼓励传统服务领域通过产业链整合、供应链集成、价值链提升及生态链维护,不断衍生叠加出新的服务环节和服务内容,推动创意设计、网络视听、数字娱乐、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征信服务、检验检测、精准营销、远程医疗、智慧社区等引发产业体系变革的新兴服务业大发展。

  (三)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引导企业细分需求市场,积极开拓个性化的新兴服务业态

  意昂平台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鼓励服务企业开展体验式消费服务、群体共享式消费服务、个性需求定制服务,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市场;支持发展综合型、特色型服务在线平台,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鼓励企业挖掘有关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体验价值,积极发展线上线下新型体验服务。支持生活性服务企业利用闲置资源,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共享经济实践和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进社会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基于健康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综合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教育服务模式,建设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推广慕课(MOOC)、虚拟大学等新型教育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总之,通过这些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细分,新兴服务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潜力。

  新兴服务业发展有很强的外部性,离不开财政税收的支持。为此,要构建起有利于新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加对新兴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完善服务业引导资金政策,增加对新兴服务业的公共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改变以前货物类采购畸重、服务类采购畸轻的状况,把服务业领域如公务消费、会展、会议、物业管理、培训、国际机票、公务旅行、公务员体检、企业代理记账等纳入其中,引进竞争机制,面向全社会服务行业公开招标、投标,以扩大对新兴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二是对民间资本投资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服务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资本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和纳税扣除适用范围,可规定:如果民间资本投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服务产业,对其来源于这些产业的投资收益设置一定免税期。另外,在一定时期内可就其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应纳税所得额,并在收入认定、成本扣除等方面享受一定税收优惠。三是依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剥离各种检验、认证、校准、评审等不必要环节,减少服务业企业的制度易费用。

  创新金融政策,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投融资机制,是解决新兴服务业发展资金需求的必然选择。一是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大力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满足不同新兴服务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满足不同新兴服务业的融资需求。二是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公平准入条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社会投资为主”的有序转换。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比如,拓宽机构对新兴服务业企业贷款抵押、质押及担保的种类和范围,加大金融创新对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破解服务业融资难的“瓶颈”;积极发展包括高收益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为新兴服务业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四是鼓励银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重点扶持那些没有固定资产抵押的新兴服务业企业,把发展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公司和地方金融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在传统的市场监管体系下,实行的是工商登记、行政许可、商品检验、年检、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专项行动等监管方式,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或个人的意志,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或产业跨界融合衍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不一定适用。因为它借力互联网平台把交易体系放大成巨大的非现场交易场景,过去的监管政策、监管手段甚至监管队伍对新经济新服务的管理已经难以胜任。要顺应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改革监管思维、创新治理方式,按照统一高效、开放包容、多方参与、协同制衡的原则重新构筑服务业监管体系。要包容创新试错,允许草根成长,避免因为过度过细监管而可能错杀成长性的新经济新服务企业或业态。坚持“政府管理平台、平台自律共治”的原则来监管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和体验经济这些新型服务形态。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信用立法、严格信用执法和资信登记及披露制度,是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大数据时代,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管理,创新信息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孤岛”,加大对“违信”的处罚力度,提高失信违约成本。


本文由:意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