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从城市家庭照料者到社区绿色低碳生活的好帮手

2024-09-03 00:29:1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处在全球疫情风波和极端天气浪潮等危机之中,我们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切身所感使得更多人去思考生而为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也有更多反思指向人对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本身。

  据统计,城市承载了我国60%的常住人口,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0%以上。对于非重工业密集的城市来说,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伙伴正在身体力行地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Ta们希望可持续生活的理念和方法能影响更多人,共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通往更美好的社会。这些伙伴当中,有一群格外耀眼的“靓阿姨”。她们是家政服务从业者。在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称“鸿雁”)的陪伴和支持下,她们成为“绿色家政工”,将绿色倡导带到雇主家,在环境清洁、食物选择、垃圾处理等日常事务中,引领城市家庭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2022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提出激发城市节水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值此期间,让我们来聊聊绿色家政工的故事,探讨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问题的交叉点,家政行业绿色化的可能性。

  鸿雁是一家服务家政工的公益机构,位于北京朝阳区一个家政业聚集地——望京。梅若是鸿雁的创始人。以下内容整理自梅若在千禾会客厅的分享以及鸿雁过往的媒体报道。你可以从中读到家政工群体身上呈现多个社会议题,看见可持续生活的理念和策略如何在家政工群体的服务中发展、赋能于人以及社群的成长和自我意识提升的关系,学习到生态视角及小组的工作方法等。

  2006年,王金枝离开河南老家四处打工,最后落脚在北京。2011年,她在工地开吊车发生意外,落下心脏器官性损伤的病根,致使她离开工地从事家政工作。从粗狂的工地活,到精细的照料活,王金枝有点无所适从。加上休息日无处可去,她觉得自己在城市里流浪。

  据统计,中国有3700万家政工。在社会公共福利资源投入仍不足的现实下,照料老人、孩子的工作需要个人承担,很多普通家庭不得不花一大笔钱请家政工过渡几年。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放开和老龄化问题加剧,家政工的需求还在增加,家庭照料的家政工数量会不断增长。

  这些家政从业者有90%来自乡村,是城乡流动人口的基本人群之一。“家政工流到城市里是被打散的,比建筑工人、工厂工人的原子化严重得多。她们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破败,没有同事、家人和朋友,缺乏情感、心理支持的社会网络,和雇主发生纠纷时也没有救助渠道。”2011年梅若拍摄一部家政女工的纪录片,她接触到40多位家政女工后发现。

  2014年,梅若成立鸿雁,开始做家政工服务,为她们提供聚在一起休息喘息、互帮互助,解决在城市里的困境、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空间。

  当时,很多家政工不会使用现代工具(电脑、智能手机)。出行、阅读网络新闻、通过QQ或微信联系家人不方便。家政工想学又无从学。另一方面,因为时间贫困、空间贫困而导致社会关系的贫困,影响着她们的心理健康,最终也影响家政工服务质量。

  为此,鸿雁组织周末电脑班、手机班、保健班、心理疏导等课程和手工,爬山,唱歌,瑜伽、阅读写作等文娱活动,满足家政工的基础需求,帮助她们提高理解、沟通、与他人相处、处理情绪等能力,也提供了寻找身心自由的机会。到后来,很多活动内容是家政工们自己讨论出来。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她们也会到鸿雁向社工求助。

  2015年,王金枝接触鸿雁后,一到休息日就过来参加活动。手工课、电脑课、写作班上经常出现她的身影。她感到自己在异地他乡找到了落脚的家、一群相互支撑的姐妹和一个回归到“我”的成长空间。五年里,王金枝学会写字,使用智能手机和操作电脑,不仅自己写稿子,还组织其他姐妹一起写家政工的故事,担当起鸿雁社区报的编辑。

  梅若认为,对于家政工群体而言,只有帮助她们回到个人生活中能更好地自处,让身心得到照顾,才能使她们的职业价值和生命尊严得到长远的保护。而鸿雁作为公益机构,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弱势的角色,而且要承担起社会价值引领的角色,朝向未来,在先锋位置回应社会问题。

  2017年,鸿雁决定把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这个社群的工作中,确立了机构在家政工服务的两条通道。

  一是家政工文化的艺术性创造,开拓和外部对话的空间,在社会层面倡导尊重家政工群体。

  随后几年,鸿雁做了很多尝试,其中就有“百手撑家”影像计划——跟拍采访100多名家政女工并进行纪实展览;举办家政工艺术节,把和家政工群体集体创作的歌曲制成音乐专辑《生命相遇》,邀请专家支持,用演讲、影像、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和家政工议题交织起来;线上开展家政工文艺演出直播等。

  不同于其他行业,家政服务是在私人空间进行,发生冲突时有很大风险。雇主、家政工和外在的社会环境相互关联和影响。某种意义上,雇主也是。

  鸿雁在服务中强调生态视角:雇主承认家政工的专业性,家政工也要通过不断提升,给雇主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回应雇主的问题,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彼此形成良性互动。这就需要培养新的关系——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自己、自我照顾开始,进而在更整全的维度上开展工作。

  “很少有人关注到化学清洁产品给她们带来的职业伤害,如果没有戴口罩或橡胶手套,家政工的呼吸道和皮肤都会有所损伤。同时,这些产品也会造成环境问题。从成立之初,鸿雁便组织一系列手工清洁产品的制作活动,如制作环保酵素作为家政工作时使用的天然清洁剂。”梅若说,“妇女的议题天生和环境相关。”

  她介绍,在台湾,妇女运动和环境运动紧密相连。因为女性承担的角色让她们自然而然更关注自然,更容易看到环境的重要性。在主流社会里,虽然女性可以就业,但在传统观念中都认为女性要带孩子、做家务、负责饮食。而买菜、带孩子出去玩都和自然紧密联系。因此女性会更关心日常中有哪些元素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孩子会生活在一个什么世界里。

  在家政工作中,雇主的一部分责任转移到家政工身上,辨别挑选健康食品,垃圾分类,家庭清洁、健康生活等方面也很需要家政工提供支持。

  2017年8月,基于学习和实践,7个家政女工在鸿雁的帮助下发起“靓阿姨”合作经济小组,试验类似农村的合作社,探索城市的合作经济/社区经济,创造新的服务概念和生活方式。成员们每人缴纳500元股金,在每周休息日参加会议、学习和小组工作。

  王金枝是小组的成员之一。“干家政的姐妹都知道,我们的手每天有几个小时泡在水里,接触不同的化学清洁品,很多用品有腐蚀性,大部分姐妹都有被泡伤的经历。”她说。

  小组确定了以生产环保清洁用品为发展目标,所有产品要符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大家利用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工作:找素食餐厅回收一次性烹饪油;制作手工皂;学习财务和管理技能;接受绿色家事服务订单;去社区、企业讲课,把理念和产品推广到社区、有机市集等。

  这件事让王金枝觉得有奔头。她觉得,因为这些没有添加防腐剂、有害化学品和人工香精的手工皂,不仅可以减少家政姐妹受到化工清洁品的伤害,也能让城市消费者了解环境知识,推动这个城市环境的改变,虽然累,却很有意义,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而“靓阿姨”作为家政女工互助小组和外部产生连接,像一个品牌,成员们不是个体户,而是团结一起做,依据的标准是对自身、对城市家庭、对社会和环境有利。随后,有对钩针感兴趣的大姐冒出用废弃原材料做帽子的想法,合作经济小组又分出了手工小组。家政工志愿者在慢慢增加。

  透过小组,鸿雁发现家政工自己原本就很有环境意识。她们常常说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方式、食物,并与现在去比较。“家政工姐妹挖掘自身在农村的可持续生活经验,重新认识城市的生活体验。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未来做绿色家政工的基础。”

  随着家政工志愿者积极参与不同小组的组织工作,鸿雁更有意识地介绍外部学习资源给她们。透过“靓阿姨”合作积极小组的学习接触环境保护议题以后,结合环保清洁品的制作,这群家政工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她们把手工皂、清洁酵素带回雇主家里使用,并在雇主家庭里倡导垃圾分类、健康饮食,得到雇主的赞赏。

  看着七位靓阿姨如何一步步学习环保知识,如何动员雇主购买环保清洁品,如何去到城市社区里进行宣讲,以及如何以身做则教育孩子们节约和资源再用。鸿雁意识到,家政工才是家庭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环境意识也影响着家庭资源能否节约和再利用,甚至关切着家庭健康。而环保议题也成为家政工突破外来工的流动者角色,以一个城市共建者的角色与城市社区、居民互动的切口。

  2018年,鸿雁正式提出“绿色家政”的社会创新概念,试图通过社会创新、价值重塑的方式挖掘的内在潜能,让基层边缘人群在城市里创建更好的生活,成为可持续生活的倡导者、引领者。

  梅若说,家政工处于边缘但又不被认为是。她们作为一个人,却长期处于多重贫困交织中,包括无法自主的时间贫困、身心无处安放的空间贫困、城乡流动分离导致的情感贫困以及性别弱势造成双重照料负担等。同时,家政工联系着无数城市家庭,也维系自己在乡村的家庭。“靓阿姨”的实践显现出家政女工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群体。如果通过个人的提升激发她们的创造力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会使城乡都有所受益。

  3.挖掘这个家政工群体的潜能和价值,让家政工的角色从照料者、服务者转变为可持续生活的引领者、倡导者。

  2019年,鸿雁基于靓阿姨环保清洁小组的经验和鸿雁辨识出的未来与社区、市场联结的机会,启动“绿色家政工”项目,并着手编写《绿色家政3+X生活手册》,帮助家政工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绿色生活方式的操作能力,同时透过城市共建者的身份转变,推进家政工融入城市社区。“3”是指垃圾分类、环保清洁、健康食材选择与烹饪三个与家政工劳动内容相关的环境议题。“X”则指家政工通过自我觉察更加自信、提升自尊,从而提高沟通能力,也指绿色家政服务与其他边缘群体的合作互动,如残障群体等。

  至此,“靓阿姨”不仅仅是一个合作小组,更成为所有绿色家政工的联合品牌,成为她们今后面向社会的集体形象。

  绿色家政工可持续的理念,是看到人、发展人、建立不同背景人群的对话和彼此看见。正如自然不可被工具化,家政工身为人更不只是劳动工具。只有体会了世间的不同和丰富,她才能深刻地理解绿色文化的价值,学习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的服务技能、实践绿色的家政工作。

  这一年,王金枝几乎一次不落地参加了所有鸿雁“绿色家政工”的活动。她学会了垃圾分类,学会使用波卡西堆肥桶处理厨余垃圾,能够理解社区里“撤桶并点”。她说为了更好地分类管理,自己多走几步路不算啥。

  2020年,“靓阿姨”开设了微店,面向更广大消费人群销售环保手工皂、皂液、防晒霜和唇膏。王金枝和小组的姐妹们一起拍摄了两条环保科普短片,分享环保清洁技能和制作环保清洁产品的经验。

  那年秋天,因为照顾生病的父亲,她回到老家河南。为了感谢一直帮她照顾老人的街坊们,她在网上购买制皂工具,从亲戚朋友家收集来食用油,制作手工皂以表谢意。“街坊们用了之后都说好,好奇是怎么做的,我就组织活动,展示制作过程,教大家做皂。”成为“靓阿姨”之后,每当看到有人因为她的介绍学到新东西,王金枝都无比自豪。她想将在北京学习的知识带回农村,让乡亲们也可以环保起来。

  首先,“绿色家政工”应具有环保意识、愿意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绿色家政技能;

  其次,为雇主提供绿色家政服务时,应有意识地践行和传播环保、健康、合作的理念,尽量节约能源、减少化学品使用、科学处理垃圾、减少碳排放;

  最后,“绿色家政工”应对自身和家政工群体处境有所理解,通过学习与践行绿色家政服务,提升个人视野、信心、价值感和幸福感,重视人际沟通与自我照顾,通过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争取雇主家庭与社会对家政人职业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2021年5月,鸿雁社工公开招募绿色家政工培训第一期学员,21名家政工报名,经培训获得“绿色家政工结业证书”。

  2021年7月3日,鸿雁举办“从照顾到引领:助力城市家庭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家政发布会暨圆桌论坛,发布《绿色家政3+X生活手册》和《绿色家政工:从家庭照料到绿色生活方式引领——基于社工实务的探索性研究》。

  该研究以鸿雁5年多的社工实务探索为基础,进行大量参与观察、个案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9成的受访家政工希望成为绿色家政工,与找到更好工作、增加收入等实用性益处相比,她们更重视提升专业能力,进而提升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而7成半的受访雇主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来聘用绿色家政工。

  在鸿雁看来,如果家政工群体能在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过程中发挥优势和潜能,不仅有利于生态文明,也有助于家政工群体改善自身处境,促进家政行业的提质扩容。

  论坛上,资深公益人、信润蔚来咨询公司创始人林红认为,首批“靓阿姨”绿色家政工是基础,不能小看这种力量,一个家政工影响8个人,转个十次八次,指数的效应就会变成上亿,呼吁社会多方力量一起来协助家政工成为绿色生活方式引领者。

  2021年9月,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绿色家政工助力城市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落地。梅若希望把“绿色家政工”的经验推向中国一线城市社区和家政公司。

  最近,鸿雁和三八乐家家政合作,组织30多名家政工,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举办“绿色家政工”垃圾分类技能友谊赛。梅若设想,未来一两年,如果“靓阿姨”绿色家政工服务能够经受住市场检验,会考虑将其独立注册,实现社工机构与社会企业两条腿走路。

  千禾会客厅是千禾社区基金会从2021年开始发起的公共讨论平台,通过组织经验分享会、公共沙龙、小型研讨会等促进公共讨论,希望超越对实用需求的探讨,而聚焦于思想和智识,并能通过沙龙讨论打破知识和经验壁垒,使公益实践者能够逐渐进入到一个公共生活的旅程中,对公益工作进行有目的的深入思考,从中获取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力量;也希望通过每期的深入讨论,凝聚一个可以互相启发和支持的共同体。


本文由:意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